账号:
密码:
PO文学 > 综合其它 > 星星之眼 > 吊唁
  吊唁
  次日,果然如妻子所言,天气更冷冽了,步伐若快一点,脸上会被冷风拍打得生疼,一夜东风过境,天空倒是放蓝了。
  十七组的路不太好走,赤崎警官一路都皱着眉,和他并肩出行的是刚来实习的张炜遇,警官正好需要一个助手,两人凑成了一个师徒班。他很满意这个徒儿,省城专科警校大学三年级的学生,还有半年毕业。
  两人走在去十七组的路上,师徒偶尔也闲聊几句。
  “炜遇,现在习惯我们小镇上的生活了吗?”
  “没有什么不适应的,师父放心。”炜遇说。
  “比城里能安静一点。”
  “每天早起都能听到拖拉机轧马路,我的定时闹钟。”
  赤崎警官蹙了眉,说道:“所里的宿舍能听到拖拉机的声音?那能行吗?你还在长身体的年纪,得有个好睡眠。”
  炜遇接话,道:“在警校就养成了习惯,早睡早起,还能去后山爬一爬。”
  如此有一句没一句地说着,师徒脚下走得却更快了。
  “后山有什么好爬的。”
  来到了十七组一个大陡坡,炜遇走路生风,连气都不见喘,赤崎警官扭头望了一眼徒儿:“到底是大学生,体力就是不一样,你看上去不像只受过一两年训练的学生。”警官这么说是有根由的,他刚来石井镇就碰上假药商兴风作浪的顶峰时期,所里正头疼,他接手后,炜遇跟他搭伙,帮忙收集到了不少证据,摸到假药库房的窝点,集中起来连窝端了。
  “初中毕业我自己考了警校,是中专,包分配,没想到后来又考上了警校的大专,运气吧,多练了几年。”炜遇不想应承师父的夸赞。
  “你那会儿中专可不好考。”父母都是高校教授,自小耳濡目染,赤崎警官知道当下的教育情势,虽然中专越来越式微,但倒退四年,中专教育体制很吃香,现在还有很多人在赶包分配的末班车。炜遇明年毕业,也能搭上。
  迎面有一人,在坡顶处站着,见了警官,双手连忙从衣袖里抽出来。是十七组的村委会主任。
  “赤崎警官您可真够早的。”
  警官客气地回了一句早。今天张嘴都有点困难,主任还是顶着风介绍了下十七组,他说,现在走的这条道,是组上集资新修的路。马路虽不宽,但政府已然给了极大的支持,才破了石岩遍布的地势,十七组得以跟镇上有马路通联。
  “因为是新修的,我们就干脆叫新开田。警官见笑了,我们都是土包子,也没读过什么书,怎么顺口就怎么叫。”主任使劲搓着双手,他的手有点肿,手背还有裂纹。赤崎警官知道,在村上做个村官,自己家里的五亩三分地还是要耕种的,工资可能养不活一大家子老小。
  路的两边视野慢慢开阔了,一面是水种稻田,分得很整齐,方方正正的,还有一面种植着尾参、丹皮、芍药等药材,是一块药材基地,面积虽不大,但药材才是石井大部分人家的营生。来石井两个多月,赤崎警官对这里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。夏季的新开田绿油油的,生机盎然,可见冬日极度残忍,现在这片田地只剩荒凉,空空如也,仿佛就是一片原野,从未被开垦。
  路的另一面是一片湖泊,无名湖,主任解释道,就是没有名字。
  刚刚走过的陡坡,炜遇问主任为什么不铲平了让路更顺。
  “年轻人,这你就不知道了,坡下面葬着一座老祖宗的旧坟,很灵的,风水宝地,老祖宗保佑着这一方水土呢,没人敢动。还真的从没出过事。”主任脸上颇有点骄傲,当年政府修这块田地的时候和村民做了一番斗争,最后还是以妥协告终。
  炜遇注意到坡的路边立着一块石碑,不用问,是功德碑,也是路标,村里有车进出的都以这块石碑为标的,行到这里要放慢速度。
  站在高地看新开田,看得到荒凉颓废的稻田和倒映着近处山丘的安静湖泊,浅绿琥珀色的湖面。南方的冬天,就是如此,残酷又动人,有着刚毅,又带着对自然的怯懦。
  十七组他们原本应该早点来拜访的,恰好碰到村里在做丧事,出于礼节,赤崎警官和炜遇前往死者家里吊唁。
  正好赶上最后一波吊唁,灵堂已完成盖棺仪式,等待出殡。
  灵堂极为简陋潦草,设在小院中央的大堂房,一块长白布挂在堂前,门口不见花圈,超度亡灵的法师穿着黑色长的布衫,红色的袖边,嘴里正念念有词,他挥着手中的法师鞭,隔一会儿就往地上撒一把米。主任点了三根小线香,递给赤崎警官,警官接了线香,弯腰叩拜三下。
  没有哭泣声,也没有外来客人在家长里短,通常做白事,总能听到有人对死者的生前做一番评论,或好或坏,都是一生。但现在完全是肃静的,死者没有其他的兄弟姐妹,守在灵堂上方的只有两个小孩。
  无人知晓警官的身份,但因为有主任陪同,村里人知道应该是重要人物。赤崎警官祭拜完,正准备离开时,原本跪在遗像前的女孩起了身走过来,离他一米远的距离,在一方棕叶粗线做的垫子上跪下,俯下身,也是三拜。
  警官知道这是家属的回礼,伸手去扶,女孩起了身。
  正常情况下,都是家里男丁来回礼,主任有点尴尬,在赤崎警官耳边悄声说这家的儿子腿脚不太方便,说着指了指坐在轮椅上一动不动眼光呆滞的男孩。他腿上盖了一块毛毯,面无表情,灵堂里的人进进出出,似乎跟他没有任何关系。那是警官见过的最死白的面色,是经年不见阳光的惨白。
  “这是镇上派出所的赤崎警官,特意过来吊唁的。”主任压低了声音对女孩说。
  已经退回去跪在垫子上的女孩听见这话,抬起头,朝着警官礼貌地点了点头,又低下了头。
  门外挤进来一个人,怒气冲冲的,手里拿着一张字条,主任见过太多这样的场面,连忙去挡,但已经来不及了。
  “主任,你今天帮我做个证人。”来的人说。
  主任只想翻白眼,来人就是故意的,无非就是死者生前欠了债,怕后人不认。
  “什么事不能等出殡后再来说吗?死者为大,先入土为安。”
  “我不放心啊,主任,这是易大海两个月前在我那里借的八百块,借条我带来了,利息可以不要,本钱得还。”
  “还能怎么算,”主任拽过那张单子,上面是易大海签字画押的欠条,“你去找易大海啊,懂不懂事,也不分场合。”
  “主任你这不说笑了吗?人都死了,但也不能赖账。”来人听主任这么说,急了。
  赤崎警官露出厌恶的表情,死者已去,何必让生者难堪,可俗世就是如此。他正要开口说话,跪着的小女孩走了过来。
  “欠条给我吧,不会赖债的,”她盯着来者,继续说,“父债子还,天经地义,我们不会跑。”
  来人脸上立刻堆了笑,说:“这就好,这就好,我就说易大海的孩子会懂事。”
  “只是眼下我们手头困难,但我会想办法的,给我一点时间。”女孩又说。
  “没问题,没问题,只要能给就行,”来人冲着主任点头哈腰,“多谢主任,打扰了。”
  女孩把欠条慢慢折叠好,放进口袋,又退回了原位跪着。
  炜遇还从未见过村里办丧事的仪式,隔着门槛,站在灵堂外等着。这时,有人过来轻声提醒法师,出殡吉时已到,法师像是嫌弃来提醒的人,但还是及时地挥舞了手中的法杖,院子里瞬时响起了鞭炮声,很短的一挂,光是听这瞬起瞬灭的鞭炮声,也能知道这户人家家境贫苦。
  上来四个壮汉,法师一声“灵柩起”,就正式出殡了。
  村里的人都前来送行,因着赤崎警官在的缘故,村民说话声都压低了一点。小女孩捧着遗像走在灵柩前,散落的长发遮住了大半张脸,看不出悲喜。
  出殡的队伍走远了,赤崎警官站在院子门口,院子里面只有那个坐在椅子上的男孩,椅子已经被人抬到了挨着灵堂旁的一间厢房,门是打开着的。警官望了一眼,恰好男孩也顺着方向望了过来,眼睛依然无神,却噙着泪水。
  “师父,什么情况下,冬天的尸体会有点腐烂?”人群完全走远了,炜遇低声问。
  “如此寒冷的季节,怎会这么快腐烂?”
  “就刚才,有人去跟法师说该出殡了,我听到说有点腐烂。”
  赤崎警官皱着眉:“不太可能,现在有防腐技术,夏天都没这么快。”他转身看了主任一眼。
  “是这样的,不是腐烂,死去的人叫易大海,是个酒鬼,太能喝了,每天都喝大酒,开个破摩托到处乱窜,也没什么正经手艺。前天晚上又喝得烂醉,骑摩托的路上说是在家门口摔了,身上摔得血肉模糊,发现的时候还有一口气,但还是没能熬过去。”主任生怕本来一件简单的事被误听了,连忙解释说。
  “这样啊。”赤崎警官艰难地点上了一根烟,离开的时候,他又往院子里望了一眼,男孩还坐在那儿,要是没有人去帮他,他只能一直坐在那里,但他不再无神地盯着某个地方,而是闭上了眼睛。因为有光线照着,苍白的脸看上去不那么吓人了。
  还是有光亮的地方,人才会透亮些,赤崎警官望了一眼湛蓝的天空。
  主任催着他们往村里的“大队部”坐一下,“大队部”是村里干部开会和宴客的地方。
  “这孩子多大了?”
  “好像是十九。”主任回答。
  “刚才没看到孩子母亲?”
  “孩他妈很多年前就走了,这孩子以前也不是这样的,后来得了怪病,整个人都不灵光,他妈就是因为一时上了火,急坏了身子,没撑多久。”
  “村里对两个孩子会有一些补贴吗?”这原本不属于警官的管辖范围,所以他也只是象征性地问一嘴。
  主任面露难色。
  “满了十六岁,村里的补贴条件他们兄妹俩都不符合了。”话是炜遇说的,这两个多月在镇上下乡的走访里,他学到了不少。
  赤崎警官像是忽然闻到了什么气味,吸了吸鼻子。“好像是栀子花的气味。”这个气味昨天在理发店时有闻到。
  “可能是我衣服上沾的。”炜遇扯了衣角闻了闻,果然有点。
  “哦,你也喜欢栀子的气味?喷的香水?”
  炜遇露出尴尬的表情,赤崎警官也难得见到他如此。
  “年轻人应该去谈恋爱,正是恋爱的年纪。”
  换了别人,赤崎警官可能未必愿意开这个玩笑,但也没多问其他,年轻人应该谈恋爱,却肯定不喜欢被人问三问四的。